
7月21日,一篇名为“疫苗之王”的文章引爆了微信朋友圈,“问题疫苗事件”进一步发酵。
其实早在7月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的一纸行政处罚公示,便已经引燃了公众的早已郁积多日的愤怒情绪。
长春长生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白百破联合疫苗”(批号:201605014-01)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检验结果【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按劣药论处。
这条处罚信息,针对的是2017年11月的一起违法事件。
那么,这些流入市场的疫苗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以下是人们最近急切关心的相关问题解答。
问:事件相关的百白破疫苗到底都是哪些?
答:此次被爆出的百白破疫苗事件,实际上是去年年底的问题,具体包括两个生产企业,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官方数据显示,这批“问题疫苗”,长春产的主要流通到山东,武汉产的主要销往重庆市、河北省。
问:事件相关的百白破疫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答: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是:效价指标不合格。
带来的后果是,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对人体没有危害。
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百白破疫苗的主要问题,检验时发现 「效价测定」 项不符合规定。
问:打了“问题疫苗”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是否可能有遗症?
答:这批疫苗,对人体的安全没有影响,最大的风险在于可能失效,导致无法预防对应的疾病。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接种问题疫苗,会带来其他后遗症。
实际上,疫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的红肿热痛、发热、过敏等,一般都比较轻微。而过敏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发生率很低,对大多数人来说,疫苗是安全的。
疫苗产生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 24~48 小时内,后期再发,或者产生后遗症的可能性很小。
问:如何确定是否接种了不合格的疫苗?万一接种到涉事的百白破疫苗怎么办?
答:家长可以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种记录,对比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号,也可以咨询当时的接种单位。
疫苗接种记录中,标注了疫苗批次和企业
百白破疫苗需分别于 3、4、5 月龄和 18 月龄各接种 1 剂次,共接种 4 次。
正常来说,完成 4 次接种的儿童可得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 预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约 85%;
· 破伤风的保护效力为 80~100%;
· 接种 3 次以上,对白喉的保护效力约为 95%。
而被爆出的两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
家长如果确定孩子接种的是涉事的百白破疫苗,可以结合孩子接种的次数和批次情况,向当地疾控部门或接种单位咨询,看是否要继续补种。
儿童预防接种证的第一页
标注了孩子户口所属接种单位的电话
疫苗事关生命健康,质量安全容不得半点瑕疵,不能有一点侥幸。此次疫苗事件引来广泛关注之后,很多人在朋友圈晒出自家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可见公众对此事高度重视,也再一次提醒相关机构加强监管、提醒相关企业不要触碰公众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