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www.zyscedu.com更改为www.zyscedu.org。
首页 详细内容
中医在海外受追捧,这些“洋中医”让无数国人汗颜!
发布人:师承中心
3003
2020-03-01 17:37
分享到:
摘要:如果中医在国内“圈粉”,或许还被认为是一种情怀,那么中医在国外“攻城略地”的时候就不是靠情怀了,她一定是有自己得天独厚、实实在在的疗效,才能得到世界各国人民认可的原因。

虽然中医在国内发展还困境重重、饱受争议,但一点也不能影响她在国外凭借疗效“圈粉无数”。当做一名中医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职业梦想,在这些“洋中医”身上,我们领略到了中医的魅力,也看见了中医复兴的希望。


马里中医迪亚拉:学就学中国特色的

1984年,已完成西医全科教育的迪亚拉来中国留学,中国医学院的课程是从最基础的人体和解剖开始,然而这对于迪亚拉来说,实在是浪费时间。失望与无奈之中,他做了一个决定——学中医。

“既然来了中国,我就学中国特有的。”迪亚拉说。对于一个接受过系统的西医教育并有实践经验的外国人,要去学习中医,接受另外一个完全不同体系的知识和方法,很多同学和老师并不看好他。和他同一批从马里到中国来的同学阿玛度本来是他最好的朋友,他跑来劝说迪亚拉,话说得很不客气:“西医是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要跑去学那些‘巫术’?”

第一位外籍中医博士迪亚拉.jpg

迪亚拉

“我可能是属于比较傻的那种人。”迪亚拉不太考虑性价比,没有做任何关于前途的考量和计算,被直觉和“缘分”引着做了决定。面对朋友的质问,竟无言以对,只能“懒得去解释”。迪亚拉就此失去了一个朋友,继续破釜沉舟,跑到教育部和大使馆申请由西医转学中医。

第二年,他坐上了去往广州的列车,晃晃悠悠过了两天,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广州的温暖让迪亚拉有家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满足了他的求知欲。但是困难也一个接着一个袭来,背诵古文、理解概念、技术操作……迪亚拉需要重新学习一套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迪亚拉必须要过这一关,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的经典开始琢磨研究。但是中医的经典著作多用古汉语撰写,语言精练,内容艰深。当时刚刚学会说普通话的迪亚拉第一学期的《医古文》就没有及格。

“不及格对我来说就是天塌下来了。”迪亚拉怎么甘心,他在异国他乡又找回了很多年前对学习成绩的焦虑感。“我过去是全省第一,在全国也排到第64名。”拿到《医古文》的成绩时候根本接受不了。他转头就跑到书店去,把能买到的字典各买一本,《新华字典》、《古汉语字典》、《康熙字典》背了整整一个书包。“从那一天开始,我整天都拿着一本字典,跟在当时班上学习最好的男生身后,几乎是寸步不离。”

为了学习针灸,有段时间, 他还时刻带着银针,一有时间就练习捻转、提插手法。迪亚拉一直是那种老老实实练习的人,不久之后,他的扎针的技术就超过了班上很多中国同学。

迪亚拉.jpg

迪亚拉

对老朋友阿玛度的回应,也是在学了针灸之后。迪亚拉说,1991年的假期,他回马里医院义务工作,阿玛度找到了他,神情尴尬,似乎是鼓了很大的勇气才来的。他带来一个患者,怀孕三个月,持续打嗝两周,用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都止不住,患者又实在是痛苦,就找到从中国回来的迪亚拉。

“我扎了内关、定喘两个穴位,15分钟,患者就停止打嗝了。”迪亚拉说起来很得意,让老朋友不许再小看中医,阿玛度也心服口服。


伊朗中医胡曼:将针灸送给世界更多患者

推动中医药发展,不仅是国人在行动,很多热爱中医的外国友人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伊朗,有这样一位“洋中医”,他十多年来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到现在为向全世界“传中医”不懈努力,他就是阿米尔·胡曼·卡扎米。

胡曼于2002年在伊朗洛雷斯坦省医学院获得了西医博士学位。为了探索更多疗法,更好地治病救人,2005年起,他开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刚到中国学习中医时,我对它是不相信的,因为我对中医并不了解。比如中医所说的‘脾虚肝虚’等等,这些理论与西医完全不同,以至于我几乎想要放弃学习并打算回国了。”

伊朗中医胡曼.jpg

胡曼

“后来,我去东直门医院观摩了一周的针灸临床,才发现针灸的效果真的很好,而且没有副作用,很多病人都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这让我对中医从不信到相信。”回忆起初学中医时的心路变化,胡曼如是说道。25年后,胡曼以“毕业之星十大人物”的好成绩获得了该校中医学博士学位,主攻针灸临床。又4年后,他又成为中医博士后。

作为一名“洋医生”,胡曼认为对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是没有国界的。“中医和针灸源于中国,但它们现在为全世界病人服务。医生也是如此,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能把中医知识学好,能把病人治好,那他就是好医生”。

胡曼的个人经历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在他从医初期,很多人会对一个外国人学中医感到奇怪,找他看病的人也比较少。但是,凭借高超的医术,胡曼逐渐赢得了众多患者的认可和好评,“看脸只在第一分钟,最终能否取得病人的信任还是要看手法”。他还认为,能讲流利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也帮他拉近了与病人之间的距离:“如果一个外国人想要学好针灸,那他一定要了解中医文化、中国文化,这样病人会更加信任你。”

胡曼的中医讲座大受欢迎.jpg

胡曼还说:“现在全世界很多西医医生对针灸和中医感兴趣,都是因为交流,我用交流来教很多人。比如有一次我在飞机上碰到一个美国肿瘤医生,他问我是什么专业,我说我本身是西医,但是我现在在中国学中医、教中医。他很疑惑,你是西医为什么反而要学中医,他觉得很遗憾。我说没有遗憾,我跟他谈了关于针灸的效果,以及很多方面的研究,十分钟后,他说对学针灸感兴趣,所以他的想法改变了。

我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很多西医先批评我,但因为交流,他们的想法开始改变。交流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现在,胡曼教授不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向各国留学生授课,也在家乡伊朗向本国学生教授中医,并在北京、德黑兰等城市出诊,用他手中的银针医治了众多病患。2016年,胡曼当选为世界针灸联合会(世针联)副主席。


德国中医狄特马:从使用针灸到沉迷经方

狄特马3岁的时候,就从妈妈那里得到一本童话书,其中有一幅关于中国的图片,令他印象深刻。长大之后,狄特马学了几年西医,但他对西医手术治疗在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存在疑惑,不久便放弃了西医。

狄马特与黄仕沛合影.jpg

狄特马与黄仕沛教授合影(左)

19岁的一天,狄特马在公园里看到一名中国人在打太极拳。从小便痴迷中国功夫的他,就开始跟着学习功夫。怎料,师傅不仅会功夫,而且还略懂中医。有一次,狄特马在师傅家中看到不少躺着的病人,身上的银针扎得像刺猬,但却没人喊疼。在请教了师傅之后,他才知道这是针灸治疗,从此就迷上了中医。

这之后,狄特马还先后赴法国、日本和中国学习中医,还考取了针灸医师的执业资格,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奥格斯堡的老家开了一家中医诊所。每日限号接诊30例病患,门诊要提前4周预约,临床效果有口皆碑,狄特马的中医诊所开业26年以来,在当地远近闻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他看来,中医最有魅力的就是临床疗效。

但狄特马渐渐发现,单纯的针灸治疗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方面,仍然存在盲区,临床效果并不好。偶然的机会,狄特马遇到了一位美籍日裔的中医师,从他那里了解到经方,并开始尝试运用经方与针灸相结合,以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在临床治疗中,狄特马发现这样的治疗手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便坚定了这种结合治疗的方法。

狄马特.jpg

狄马特

适逢全球爆发流感,在德国40多度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少。狄特马的诊所,两个月里就接诊了这样的病人不少60来例。其中有一个病人,先是去看了西医,结果40度高烧反反复复,之后找到狄特马。狄特马用桂枝汤和小柴胡汤,病人的情况才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未来,狄特马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如今中医在全球的发展越来越好,特别是在德国,学习中医的人很多,但对于经方,却知之甚少。他说自己会继续钻研《伤寒论》,等到时机成熟,他希望能与中国的中医名家合作,创办相应的机构组织,招募更多的中医师,帮助中医在德国乃至欧洲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结语

如果中医在国内“圈粉”,或许还被认为是一种情怀,那么中医在国外“攻城略地”的时候就不是靠情怀了,她一定是有自己得天独厚、实实在在的疗效,才能得到世界各国人民认可的原因。

就如《人民日报》所言,中医在外国人眼中,关注点不是科学性,而是有效性,这也是为何我国中医药界10余项循证医学研究能获得国际高度地认可。

这些“洋中医”都是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医,是中医的无穷魅力给了他们一往无前的韧劲,以致于让中国的一些同行们看到他们水平越来越高,都有了一种危机感。

“难并快乐着”则是他们给自己中医之路的真实写照,他们心甘情愿将这一东方神术,播种到自己的家乡,播种到更多的领土。

正是有了这一个个铁杆“洋中医”传承与播扬,全世界才有更多的人慢慢正视中医,认可中医,首选中医。

1892507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