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www.zyscedu.com更改为www.zyscedu.org。
首页 师承动态 详细内容
出师考核 | 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马上就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发布人:师承中心
4261
2019-10-26 12:10
分享到:
摘要:9月22-23日,为帮助师承学员了解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流程与内容,师承中心(全称“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为明年即将出师的学员们筹备了“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模拟考”。

9月22-23日,为帮助师承学员了解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流程与内容,师承中心(全称“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为明年即将出师的学员们筹备了“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模拟考”。

师承中心一直致力于建设体系化、规范化、系统化的中医师承科学教育体系,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全科中医药人才。

为此,模拟考邀请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继承人吴伟康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邓元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黎敬波教授等多位专家、教授担任此次模拟考的考官,为学员们提供个体化的学习方向指导,协助学员培养中医临证的综合能力。

师承中心-出师考核.jpg

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模拟考·部分合影

在此次模拟考当中,学员们的实践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此,考官们在每场模拟考后简单汇总了一些意见。

①问诊最重要的是主诉和现病史,同时不要忘记一些后面的相关内容,包括既往史、个人生活史、过敏史和家族史等;【戳链接,看备考指南→夯实基础,查漏补缺,迎战出师考核!】

②望诊和按诊的内容是通用的,对于这些基础知识需要牢固且熟练地掌握;

③一定要重视临床,要多跟师;掌握理论是基本功,但在临床应用上则需要灵活变通,因此,一定要多跟师、多临床。

④中医经典,不仅能够提供对中医更为全面的认识,也能够在临床运用方面带来新的领悟和提高,也是大部分学员之后应当注重的部分。

师承中心 出师考核 吴伟康教授主考中医临床与中医经典答辩.jpg

吴伟康教授主考中医临床与中医经典答辩

在考试的技巧上面,也有许多需要查漏补缺之处。

1、必须审清题干

考核当中,不少学员存在审题不清的情况,例如,当考题要求回答患者的病症时,却南辕北辙地回答了治法方药;当考题要求回答辨证施治时,却遗漏了治法方药;当考题要求进行某一部位的望诊时,动手进行触摸或者问诊,都是答非所问。

审题不清,或者因为中医辨证思维不清晰而导致的文不对题,在正式考核当中都会直接被扣分。为此,需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和归纳,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在考核中进行阐述对答,为今后的临床打牢基础。

师承中心 出师考核 孙立教授主考中医四诊基本操作及答辩.jpg

孙立教授主考中医四诊基本操作及答辩

2、注意使用中医的术语

不使用或忽视中医专业术语,是很多学员们常犯的错误。当考题要求回答患者的病症,常见的回答是“肚子痛”或“吃坏肚子”等,但这些都不是中医的病名。再者,当考题涉及穴位定位时,凡是指着穴位回答“这里”或“那里”,这些不规范且不专业的回答都会被扣分,正式考核中需要口述回答穴位所在的具体位置,例如:

委中穴的定位,正确回答是:腘横纹正中;

中脘穴的定位,正确回答是: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而不能含糊回答“肚脐上面一点的地方”。

使用中医专业术语,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作答;另一方面则是展现了中医人的态度,学中医不仅需要对患者负责,也要对自己负责。

范京强教授主考针灸基本操作与答辩·剪影.jpg

范京强教授主考针灸基本操作与答辩·剪影

3、均衡分配考试的时间,不放弃每一秒

模拟考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答题时间不够,学员对于时间的把握能力较弱。面对多道题目时,在第一道题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其他两道题的作答时间不足。做题一定要学会分配和取舍,将时间花在刀刃上,花在更有把握的题目。

在遇到暂时无法作答的题目,或者陌生的知识点,可以选择先跳过,若有剩余时间可再返回进行作答。遇到难题直接放弃,这也是不可取的。尽量阐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点,考官可能还会酌情给分。

师承中心 出师考核 庄子齐教授主考.jpg

庄子齐教授主考·剪影

师承中心对学员的培养,一直贯彻着“重基础、重临床、重学术”的理念,通过各类特色活动与学习交流,如名医大讲堂、专项特训营、专病学习研究小组、师承同学会、师承大家谈、日常督学等,为学员的中医学习道路保驾护航。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今的医疗环境,对中医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人的修炼难度也更高了;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自身对于中医的自我学习。

此次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模拟考,便是为了让学员们了解自身的实践技能水平,并且能有针对性地为明年的出师考核进行查漏补缺,在迈向正式中医人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同心协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茯苓:18925163757
佩兰:15360831400
咨询电话
茯苓老师
佩兰老师
官方微信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