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www.zyscedu.com更改为www.zyscedu.org。
首页 师承动态 详细内容
屠呦呦,又双叕上榜了!这次是……
发布人:师承中心
3557
2019-07-19 16:25
分享到:
摘要:近日,屠呦呦发表新研究一事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屠呦呦第一次走入大众的视野是从获得诺贝尔奖开始,她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但在除了奖项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我们的关注。

今年,福布斯中国首次公布“中国科技女性榜”,而大众所关心的,无非是首次登上榜首的的科技女性究竟有谁。

中医师承-中国科技女性榜.jpg

5月31日,福布斯中国对外公布的榜单上,屠呦呦的名字赫然在列。

诺贝尔奖后,屠呦呦再次成为吸睛发光体,为公众所热议,那么,屠呦呦是究竟是如何低调地登上此次福布斯榜单的呢?


屠呦呦入榜大揭秘

据了解,榜单制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调研,展示女性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并通过这样科技女性榜样的力量,展示由于性别多元所来的科技创新性、可持续性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

因此,只有积极参与以技术为中心的企业或领域的女性才会被纳入榜单制作范畴,并且榜单候选人必须具备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专业教育背景。

屠呦呦在前几年就已经蜚声中外,继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2017年获习主席亲手颁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屠呦呦如今又“火”了一次。

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jpg

2011年,屠呦呦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屠呦呦获度国家最高科技奖.jpg

2017年,屠呦呦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屠呦呦在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之前,就获得过一个在中医药界有影响的奖项——第三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该奖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美国唐仲英基金会合作设立,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大多是中医药界的泰斗级人物。

屠呦呦在中医药界、在科技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那么此次入榜也是名正言顺的事。


诺贝尔得主,屠呦呦凭什么当之无愧

早在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事就已是举国沸腾,国人激动的点在于,她“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成为了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jpg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什么诺贝尔当年会将奖项颁给屠呦呦呢?青蒿素的作用有多大呢?

众所周知,疟疾的传染性非常强。作为一种由寄生虫感染而造成的传染病,它仅次于艾滋乙肝结核。几千年来,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噩梦,疟疾最初的症状较轻,很难及时发现并对症下药,但如果24小时内不能予以治疗,恶性疟疾很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

而在青蒿素出现之后,单从人数上来讲,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9月发布《实现关于疟疾的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与2000年相比,全球疟疾新增感染人数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可折算为62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

当年的这份报告可谓是对新千年开始以来人类与疟疾斗争的悲观预言的一种历史性的推翻。

青蒿素提取流程.jpg

青蒿素提取流程

而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带领着团队“驻守”一线,一直在关注青蒿素“老药新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认识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能够为解决红斑狼疮、人体免疫调节、肿瘤、白血病等多方面问题,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办法。

在2018年1月5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获诺奖2年来,屠呦呦团队深入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根据临床试验,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有效率超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率超80%。


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青蒿素

在这看似顺风顺水的如今,屠呦呦当年与团队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可谓是历尽千难万险。

1969年,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参加全国“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屠呦呦被指令负责並组建“523”項目课题组,承担抗疟中药的研发。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团队是在1969年开始进行抗疟中药研究的,从最初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屠呦呦团队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

屠呦呦在回忆面临研究困境时谈到,当时的自己又重新温习了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记载使她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对此,屠呦呦更是感慨,“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后来,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

这是发现的起点,在随后的时间中,屠呦呦团队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取出新的活性成分,并探索其化学结构。

屠呦呦在进行实验.jpg

1985年2月,屠呦呦在进行实验

过程中,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了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不顾个人健康,决定亲自试服。当时的科研条件简陋,屠呦呦还得了中毒性肝炎。不过,她们依然坚持直到亲自证实了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最终,1986年,青蒿素正式获得新药证书。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

在屠呦呦远涉重洋到海外接受诺奖颁奖发表个人感言的时候,将自己用心制作的演讲PPT投映到大屏幕,其中就有一页,专门展示了毛主席的一个手稿(如下图),“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屠呦呦诺贝尔奖致辞.jpg

2015年,屠呦呦在瑞典做诺贝尔奖获奖致辞

屠呦呦自己也感受颇深,“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通过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经历,深感中西医药各有所长,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当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资源,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中开发新药。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青蒿素的发现,不仅仅是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实力,更是将中医药推向世界的一个契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这句话当年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迅速为全世界所知。

青蒿素的研发过程只是中医药创新的一种途径,屠呦呦也证明了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多种途径和可能性。


1892507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