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山楂消化肉食积,治胸腹痛能化瘀。
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莱菔消食兼理气,食积胀满痰喘宜。
内金消积化结石,各种食积及滑遗。
——消食药歌诀
在11月3日第七批广东中医师承关系确认同时,周末名医大讲堂迎来中药学的第六堂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庆光教授为师承学员讲解消食、驱虫、止血药这三类常用药物的知识点。
授课导师:吴庆光教授
广东中医师承专家指导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广东中医师承中药学理论教学领导小组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药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执业药师认证中心专家库首批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临床用药须知》工作组专家。
吴庆光主任讲课课堂
临床关键词:消食药
温故而知新,课程开始之时,吴庆光教授为师承学员简单回顾了行气药的临床应用,因行气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可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故而需要掌握其相关知识内容。
何谓“消食药”,吴教授讲述道,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饮食积滞的药物,即可称为消食药。
在性能上,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二经。具有消食化积,以及健胃、和中的功效,能够使食积得消,食滞得化,脾胃之气得以恢复。同时,部分消食药还具有行气、活血、祛痰等功效。
此外,消食药主治宿食停留、饮食不消所致的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等,以及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
这一类药物虽多数效果缓慢,但仍具有耗气的弊端,故气虚而无积滞者慎用。
期间,吴教授与学员交流探讨,日常中常见的消食药有哪些,并指出“谷芽”在南北方所指的药物并不相同,山楂不同制法的差异等。
同时,着重强调了中药学习的方法,要注重总结与共性,进而了解每一味药的不同之处。
消食药主要药物
掌握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的性能、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
熟悉神曲、麦芽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莱菔子
山楂
六神曲
临床关键词:驱虫药
在解答完消食药相关知识后,吴教授便进入到驱虫药的知识点讲解中。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驱虫药,则需了解其概念定义——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便是驱虫药。
此类药物主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虫有杀灭、麻痹或刺激虫体,促使其排出体外,而起到驱虫作用。故可用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驱虫药主要药物
掌握槟榔的性能、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
槟榔
在应用驱虫药时,吴教授提示,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体质强弱、证情缓急,选用适宜的驱虫药物,并视病人的不同兼证进行相须用药及恰当配伍。
同时,强调驱虫药物对人体正气多有损伤,故要控制剂量,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对素体虚弱、年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
吴庆光主任讲课课堂
临床关键词:止血药
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药物,称止血药。
在分类上,止血药均按照入血为界,因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此类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主,尤以归心、肝二经者为多。且均具有止血作用。又因为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故本章药物的功效分别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别。
根据止血药的药性和功效不同,本章药物也相应地分为凉血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化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
出血之证,病因不同,病情有异,部位有别,因此在使用止血药时,应根据出血证的病机和出血部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必要的配伍,使药证相符,标本兼顾。
止血药主要药物
掌握小蓟、地榆、三七、茜草、白及、艾叶的性能、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及特殊使用注意。
熟悉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蒲黄、仙鹤草、血余炭的功效、主治、特殊用法和特殊使用注意。
小蓟
侧柏叶
在如何对症施药上,吴教授讲解道,若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宜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旺、阴虚阳亢之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之药;若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并佐行气活血药;虚寒性出血,宜选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根据前贤“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之论,故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
“止血不留瘀”,这是运用止血药必须始终注意的问题。而凉血止血药和收敛止血药,易于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故出血兼有瘀滞者不宜单独使用。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则当急投大补元气之药,以挽救气脱危候。
吴教授还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指出,止血药多炒炭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味变苦、涩,可增强止血之效,但并非所有的止血药均宜炒炭用,有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故仍以生品或鲜用为佳。因此,止血药是否炒炭用,应视具体药物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总以提高止血的疗效为原则。
小结
此次课程,止血药的内容更为繁复,需着重学习攻克,但亦不能放松对消食药、驱虫药的掌握,吴教授详略有当地讲述了理论知识后,总结分享了自身多年相关用药经验和禁忌,学员亦是感慨受益良多。
吴庆光主任与学员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