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www.zyscedu.com更改为www.zyscedu.org。
首页 名医传承 详细内容
师承集思 | 王琦:师承论(上)
发布人:师承中心
5151
2017-10-11 17:15
分享到:
摘要:国医大师王琦论中医师承,旁征博引,蔚为大观。原文载于《中医教育》2006年5月第3期。此系上部。

师承论(上)


王 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之学,璀巍光灿,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进,繁衍传继者,师承之教,未曾离之。《黄帝内经》以岐伯、黄帝师生问答而为师承之肇始,故中医之学为岐黄之学,此其后者,每以“岐黄传人”称之。

  古之师承,有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多种,其间名家辈出,学派流衍,卓有建树者甚多,或续其余绪者,或与师齐名者,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皆源远流长,蔚为大观。究其学术传扬,师之著述传其弟子者固多,而师之学验,得经弟子整理,始继绝存亡,获流传问世者亦复不少。是则,师传之功固当颂扬,而生之承衍,功不可没。子贡有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则不见百官之富,宗庙之美。”言其师者学问高深,求学者必入师门,方可得其门径,“登堂入室”,故学无师无以得高明、术无承无以得传薪。道之所存,师生同工,史实皆可稽也。

  从师而成者,代有才人。越人扁鹊,为先秦名医,《难经》传为所撰,《史记》有载,子仪是其弟子。汉·张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而名逾于师。史称仲景“其识用精微过其师”,撰《伤寒杂病论》而成一代宗师,经方鼻祖。王好古于《汤液本草·序》云:“故知张伯祖之学,皆出于汤液,仲景师而广之,迄今汤液不绝矣。”嗣后仲景之学又亲传其弟子。《太平御览》引《张仲景方·序》云:“卫讯,好医术,少师仲景,撰《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脏法》及《小儿颅囱方》三卷,皆行于世。”三国名医华佗,《魏志·列传》载有弟子李当之、吴普及樊阿。《中藏经》名为佗撰,历存争议。清·乾隆间周锡瓒氏谓为其门人吴普据华佗医学佚文所辑。周氏于《中藏经》跋云:“佗书虽不传,而弟子习其业者,亦可以著书传后。隋《经籍志》载吴普撰《华佗方》十卷、《华佗内事》五卷、《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一卷、《枕中灸刺经》一卷。普集华氏药物,新、旧《唐书》皆载于经籍《艺文志》,而宋《艺文志》亦有《华佗药方》一卷,其书想北宋时尚有传播,或多残缺,故其时名医缀辑,而成此书,别立名目,以托华氏……虽非元化之书,要其说之精者,必有所至也。”史界亦有认为《中藏经》为吴普、樊阿依据华氏遗意录辑,而为后人撰抄。周氏之论及史籍所载,均呈其门人与华陀学术之承继关系。

  宋儿科大家钱乙,少时曾随姑父学医,《宋史·艺文志》载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八卷,惜未能传。幸其后学闫季忠追随凡数十年,悉心收集钱氏医论、医案、方药,并与抄本参校,乃于宣和元年(1119年)整理而成。闫氏于《直诀》原序中道及,编集此书“此余之志也,因以明仲阳之术于无穷焉”。《永乐大典》于此记述甚详。《四库全书提要》称:“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闫氏整理之功,由此可见。

  新学肇兴,医分门户,始于金元。流派纷呈,有赖师承。金·刘完素倡火热论而为寒凉派之宗师,其门人马宗素、穆大黄、董系等皆传其术。马宗素著《伤寒医鉴》,大发三阴三阳均为热证之理,穆氏因擅用苦寒攻下而以“大黄”名之,董系医治伤寒热病,亦以擅用寒凉见长,可谓一脉相承。易州张元素为金元名医,其脏腑辨证、用药制方、扶养脾胃,独有创见。李东垣以千金为贽,而从元素为师,相随多年,不仅尽得其传,且多发挥,自为家法,创立脾胃内伤说,使易水学派益得张扬。而赵州王好古,少时曾与东垣同受业于张元素,元素殁后,又从李氏学医。故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历代诸家本草》云:“好古,东垣高弟,医之儒者。”王氏先后从张、李为师,一则采掇元素脏腑虚损辨治;一则继承东垣脾胃气虚论说,尤重阴证识疗,而《汤液本草》则总结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所著《此事难知》,裹辑东垣之说居多,《医垒元戎》亦多阐发东垣伤寒辨证及其治疗大法,堪称师承人物之代表。尤难能可贵者,王氏尊师说而不泥,于其著述中有补李氏理论之不逮,使学有超越,而成易水派中坚。罗天益复师承东垣学说,于《卫生宝鉴》中,对脾胃内伤及内伤热中,多发东垣旨趣,使李学再传。

  朱丹溪为得名师指点,四十出游,负笈寻师,时历五载,渡浙江,走吴中(今苏州),出宛陵(今宣城),抵南徐(今丹徒),达建业(今南京),足及数省,复归武陵(杭州),拜罗氏知悌为师,易三载寒暑,学业大进,名噪医林。四十有八,复从罗氏再度深造,所创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别开生面,精光四溢。丹溪之成,心折于师承,其在《格致余论·序》云“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丹溪弟子有王履、戴思恭等。《明史》载“王履……学医于金华朱彦修,尽得其术。”著有《医经溯洄集》,为元末名家。戴思恭,少时随父从学于丹溪,其时朱氏门人虽多,尤以戴氏父子最得其传。思恭以医名闻于浙中。洪武年间,征为御医。其有著作名《推求师意》,乃思恭本其师丹溪未竟之意,并加推求发挥而成。《四库全书提要》评其曰:“震亨(丹溪)以补阴为主,世言直补真水者,实由此开其端,书中议论,率皆本此意……此书独能委曲圆融,俾学者得其意,而不滋流弊,亦可谓有功震亨矣!”《明史》谓:“所著《证治要诀》《证治类元》《类证用药》诸书,皆概括丹溪之旨。又订正丹溪《金匮勾玄》三卷,附以己意,人谓无愧其师云。”于上可见,师承之学,由罗知悌而丹溪,丹溪而王履、戴思恭,血脉流浸,再传再生,延伸不断。

  明·张景岳从师于金英,《质疑录·张景岳传》云:“介宾年十四,即从游于京师,是时金梦石工医术,介宾从之学,尽得其传。”明末胡慎柔著有《慎柔五书》。胡氏因患瘵疾,经治于查了吾获愈,遂拜为师,事了吾凡十余年,后又从太平周慎斋,每得其口授语,辄笔之,并录周氏临证经验,归里行医,终前将临证手札及著述授于石震,由石氏订正,而使《慎柔五书》有成。由师立其说,由生完其璧,由是广其术,足可征也。

清代名医叶天士,生康熙、乾隆年间,祖父辈皆业医,《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载:“叶天士……自年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证,即往执弟子礼。”《冷庐医话》王葑亭载《叶天士小传》,亦有其述。故叶氏既深得家传,又博采众长。《四库全书提要》谓其生平无著述,《温热论》是其门人顾景文随师出诊,舟游洞庭,录其所授成篇。高士宗《医学真传》亦由弟子王嘉嗣等整理成书。先生聚门人弟子于侣山讲堂,讲学论道,四载有余,群弟子先后进问,道渐以明,医渐以备,嗣等因摘述而授之梓。尤在泾,亦清康熙、乾隆间名医,著《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学医于苏州名医马俶,为李中梓三传弟子。尤氏得马薪传,其学术成就在其师之上,与叶天士、徐大椿齐名。高秉均,字锦庭,乾隆、道光年间外科名医,高氏从师多人,据《疡科心得集》孙尔准序云“高子锦庭,系内外两科范圣学、杜云门之高弟,究心《灵枢》、《素问》,探索有年……盖其内外科之学,皆有心得。”前论仲景、钱乙、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叶桂等诸家,皆师承相因,体系敷陈,而为医学发展标志之里程。

  近代名医丁甘仁,早年从师名医马文值,勤学深研,后问业于汪莲石等名家,近世名医秦伯未、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

  学经家传而成名者,亦代不乏人。南北朝名医徐之才,祖传六世,出名医凡十一人;金元时期成无己、张从正、葛应雷、危亦林,皆承家学,卓然成家。成无己即世习儒医。危亦林集五世家学之厚蕴,撰《世医得效方》,为骨伤科名著,闻道医林。明·李时珍、杨继洲、薛己、虞抟等皆受家传,卓有大成。时珍出身儒医世家,祖父善医,其父李月池,博洽经史,医术精深,而为太医院吏目,家学濡染,有助时珍本草巨帙之成。杨继洲,出身医学世家,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杨氏师承家学,嘉靖年间选为侍医。以针灸闻名于世。薛己其父薛铠,精于儿科,立斋幼承家学,后私淑易水学派,以擅用温补名世。虞抟家世业医,其曾叔祖父虞诚斋与朱丹溪同居乡里,虞氏接受祖父家传之学,专攻医术,著有《医学正传》,为丹溪之后名家,《义乌县志》评价曰“丹溪之后,唯抟为最。”

  康熙、乾隆间外科名医王维德,以《外科全生集》名显于世,其先世业外科,王氏幼承庭训,为其后外科成就奠定基础。石寿棠家学渊源,七世事医,石氏幼时读书即朝儒夕医,数十年不辍,因之“才识既高,学术并茂”,所撰《医原》,于医原探究,多有新见。王孟英习医初崇《景岳全书》尚温补,后经其母俞氏训诫,折衷于家传《重庆堂随笔》之论,而改弦更张。奉贤名医何炫(嗣宗),出身世医之家,撰有《何嗣宗医案》、《何氏虚劳心传》等著,何氏自南宋绍兴年间何彦猷行医,至何炫为十九世传人,其子何鸿堂、何王模亦承家学。何门历宋、元、明、清四朝,家传凡二十九代,实为医学宗谱所罕见。又青浦何书田、何鸿舫分别为何氏第二十三、二十四代传人,书田除撰有《杂证总诀》《杂症歌括》等医著外,其《救迷良方》创制系列戒烟(鸦片)良方,贡献社会。其子亦嗣承家学为医。孟河费氏历九世,342年,以费伯雄、费绳甫医名为最。伯雄少时先习举子业,后弃儒学医,改承家学,以医术名闻大江南北,撰有《医方论》《医醇賸义》等著。绳甫为费氏第九代传人,后传业于保初等三子。以上历举,皆家学渊源,薪火相传,世代相荫。其上下纵横者有之,发隐就明者有之,议论超脱者有之,承先启后,功著医林。

私淑,多为崇仰其学而未能得其亲炙,仍继承其术而加以滋广发皇者。《孟子·离娄下》:“予未得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淑,善也。我私善于贤人耳。”宋元时期,流派纷呈,各擅其长,私淑之风盛行,如金元大家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有张从正、高雍、镏洪;刘完素、张从正的私淑弟子有葛氏父子;朱丹溪的私淑弟子有汪机、王纶、虞抟、徐彦纯、陈无咎等,属师承又一门径。

  由上观之,中医学之绵绵沛沛,江河长流,师承之教,居独特地位,功莫大焉。盖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其法,以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浸润为其养,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揣摩,领悟积其能,于是乎名医、国手纷现,大家、宗师叠出,学说、流派纷呈,各树旗帜,风骚各领,气象万千。


(原文载于《中医教育》2006年5月第3期,作者王琦。本文系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编辑转载。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中心在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下,全面承载广东中医师承工作,担负相关知识普及与相关政策宣传的义务。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增进社会各界对现代中医师承教育的认识与关注,并不直接构成任何决策及应用建议。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中心联系,中心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承担相应权益保护义务。欢迎投稿相关主题文章至:微信号:17765259674)

18925077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