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官方网站域名更换公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中心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推进中医师承教育信息化服务改革。为加强网站管理,中心对官网域名进行了变更。广东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主站域名于2017年10月18日由原来的www.zyscedu.com更改为www.zyscedu.org。
首页 详细内容
解密 | 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如何防治瘟疫?
发布人:师承中心
4216
2020-05-13 17:20
分享到:
摘要:“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这是一代大师的自我写照,也是他的胸怀和愿望。

春节前,当亿万人欢天喜地赶回家过年的时候,谁曾料到,新冠病毒爆发后会蔓延全球,殃及各行各业,不但深深影响了中国社会,改变了最基本的生活、刷新了诸多曾经非常习惯的认知,也扭转了全世界的走向。

一种病毒、一个传染病、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居然有如此巨大的能量!除了在久远的世界史中读到过黑死病外,我们何曾有过一丝的预想?

人之一生,谁无疾病?有了病,可能耽误一切,还可能失去了生命,没了生命,其他也就无从谈起。在我们不曾深入了解的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有这么一位中医曾数次直面过令无数人闻之色变的瘟疫,他名字叫做李振华。

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jpg

李振华·中国首届国医大师

李振华教授的一生中,曾历经几次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在救治急性热性传染病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2003年,全国“非典”肆虐,人心慌慌,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亲自写了一大批科普稿件教大家如何应对。时间线再往前走一走,从1956年间的流脑,到1970年的乙脑,李振华教授都奋战一线,使用中医药救治患者,以极高的救治率名噪一时。

当年谈起这些往事,他都是淡淡地说:“我没有读过大学,起点低,所以就应该比别人勤奋。从年轻时期,多少年来我都比别人睡得晚起得早,想多看点书。”


医路漫漫:从一名乡医成长为国医大师


李振华教授是在1924年河南省西部的洛宁县出身的。那里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悠久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不少名贤名医。他的父亲李景唐,是位豫西名医,善治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因而他是闻着药香味长大的,边读私塾边在父亲的“广济堂”帮父抓药,父亲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让他钦佩并铭刻于心。

1940年豫西大旱,饿殍遍野,霍乱流行。正在读高中的李振华,遵从父命辍学回家学医。父亲教导李振华要“真善为本,济世成德”,并在每日诊余,尤其晚间对他有计划地讲授中医经典,医文并重。《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诸家著作的系统学习,让他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基本功。

“随父学医,主要分侍诊、试诊、试方、独立诊病处方几个阶段。”起始,李振华在一旁观看父亲望闻问切,一年后开始试诊,聪颖勤勉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使他进步很快。一次,李振华为一个妇女诊病,摸脉后断其为浮细而软的濡脉,父亲很高兴。但当李振华能准确判断出少见的芤脉以及多种复杂舌象时,其父才开始对其进行试方训练。

23岁时李振华悬壶乡里,开始独立诊病。他经常徒步走山路出诊,或骑小毛驴为急症病人送药。1950年全省中医统考,李振华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获得中医师开业执照。1953年,县人民医院成立,李振华成为唯一的中医医师。

老照片.jpg

李振华医学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1954年到洛阳地区中医师进修班学习。他系统学习了生理、解剖等知识,在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的2个小时发言,由于概念清楚,重点突出,临床实用,引起同学和老师的重视,于是被留下当了专职教师。1956年全国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他被评为河南省唯一的卫生部西学中甲等模范教师。

1957年,河南一些地区发生流脑、乙脑疫情,他大胆运用中医药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还及时总结经验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并敢于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就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疗效慷慨直言。这些突出表现使他“出名了”,不久被调往省卫生厅中医处工作。河南中医学院院长了解到李振华的才干,又以对调的方式“换来了”李振华。

此后,他历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兼附院医教部主任、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

李振华由一名乡医成长为著名中医药专家、国医大师,这基于他勤奋踏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创新精神,高尚正直的人格、坦诚豁达的性格。


医术高超:“五字真经”练成治疗外感内伤“真功


除家传外,李振华学医主要靠他半个多世纪的自学。“学在于勤,知在于行”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严守“五字真经”的治学之道,也让他的医术能够参与到流行性疫情中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56年底到次年初,河南洛阳地区发生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他与医疗队成员冒着大雪去抢救。当年的流脑为何治疗起来更严峻?一是因为当年的卫生条件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因为流脑有一套骗人的“三级跳”把戏。流脑的第一级细菌侵犯上呼吸道时,很容易被误诊为伤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不被人们所重视。第二级败血症期,最易被误诊为全身感染、败血症,当第三级侵犯脑髓时,才会明显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特殊症状,若是在第三级才发现,再进行治疗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它也具有着发病急、流行广、死亡率高的特点。

当年,一个32岁女病人患流脑,高烧昏迷抽搐,病情严重。李振华果断制止了用阿司匹林和中药辛温解表药的治法,改用清热解毒、熄风透窍之银翘散、白虎汤加减,加服安宫牛黄丸。第二天下午,患者清醒。李振华又治疗了14个病人,全部治愈。之后李振华先后治愈了近百例流脑患者,及时控制了豫西地区的疫情。

中医药治疗流脑的疗效和李振华的医技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省卫生厅和省防疫站及时召开现场会,介绍李振华的经验。他写的论文发表在《新中医》、《中医杂志》上,还出版了专著,其治疗流脑的经验被大力推广。

李振华义诊.jpg

李振华在义诊

1970年夏秋季节,河南禹县流行乙脑。李振华当时随学院备战疏散在此。他带领医疗小组踏进集中收住病人的一个药行的大殿,只听到哭声一片。当时一个深度昏迷的19岁青年,服了李振华开出清瘟败毒饮和安宫牛黄丸后,第3天后清醒,第5天可以进食,7天后挽扶着能行走。其余病人也在他们的治疗下好转,前几天还哭声一片的大殿中出现了笑容。农民对他千恩万谢,称他是“小神仙!”

其后,李振华及其医疗小组共治疗了132个乙脑患者,治愈率达92.7%。对于25个患儿的偏瘫等后遗症状,他又针药并用全部治愈。此项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末,获得河南省重大科技奖。

李振华“出名”了!他除了讲课效果好,治病的名声更响亮。

中青年时期在洛阳任教时,李振华虚心向针灸技能精深的同道学习,这使他以后能用针灸配合方药治愈大量常见病和疑难杂病;他曾陪名老中医秦伯未在河南看病讲学,学得秦伯未运用仲景炙甘草汤治疗心脏早搏时用桂枝之妙;他向病人求方,学到施今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珍贵经验。他重视民间单验方,不耻下问,虚心收集并组合成效验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次婚宴上有姑嫂二人误服烧碱,引起食道黏膜溃破、狭窄。医院要手术,姑嫂二人死活不肯。李振华选滋阴清热、活血通络法治之,二人分别服用13、21服后,钡餐检查食道黏膜和收缩功能都得以恢复正常。

说起这些典型验案,李振华的学生、徒弟和传承人都由衷地佩服。他们不但从病案中学习老师的思维方式、学术经验、用药规律,还从中牢记老师治学的“五字真经”:勤、行、精、博、悟。老师就是靠着“五字真经”,在中医药之路上不断攀越一个个高峰。


以中医药振兴为己任


他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为中医药发展出谋划策,奔走呐喊。他重视人文修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1982年,在衡阳会议上,李振华倡议中南五省五所中医学院每年轮流主持召开教学和管理经验交流会。他还开创性地与这些院校联合开展了中南五省中医院校毕业生统考和交换学生毕业实习,这在当年产生了重大影响。

李振华在各种场合为中医药事业奔走呐喊。1980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二届科技代表大会上,他呼吁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并写了内参报告,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重视。之后,河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培养中医药队伍,如招收中医师子女为中医学徒,在全省“赤脚医生”中选拔培养中医等,如今,这些人都成了中医药骨干力量。

李振华在会议上.jpg

李振华在会议上

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代会时,在中医界代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会上,他首先提议对其中的“中西医工作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进行修改,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集体写出提案。后来《政府工作报告》将这句话改为“要把中西医工作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1991年以来,李振华与邓铁涛等多位老中医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上书发展中医药事业。他就是这样以中医药振兴为己任,为中医药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李振华是名医大家,他重视人文修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他拉的二胡悠扬婉转,回肠荡气;他的书法上苍劲古朴,深厚有力,索要者众多。

尽管在年事已高之时,除了谈经论学、整理资料、笔耕不辍外,他还坚持每周二三次边门诊边授课。他一谈起中医,仍然很兴奋很自信,他心中激荡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热切期望涌现出更多的中医大家名家。李振华的在《八十抒怀》中写到“悬壶六旬尽天职,但愿世人寿而康”。这是一代大师的自我写照,也是他的胸怀和愿望。

此次疫情来势汹汹,中医药全面介入、深度参与,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体机体康复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疫情还未结束,社会在慢慢回到正轨之时依旧未敢松懈,属于中医的篇章也仍在继续,中医前辈们为我们留下的经验和精神历久弥新,中医今后的传承发展在中医人脚下的每一步里。


18925077305